櫃台執事
第一線在面對飼主的時候,我常提醒自己,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,別讓自己的情緒波動左右工作。當飼主有問題或需求,我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耐心傾聽,先搞清楚他們的困難是什麼。就算當下無法立即解決,我也會讓他們知道:「這件事我會處理,請放心。」這樣的態度不僅讓飼主感到安心,也能幫助我們更順利地找到解決方案。
尤其是當動物病情嚴重或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,就比較容易遇到情緒激動的飼主,雖然這些都是蠻常發生的 ; 而我還是會不厭其煩的使用技巧和學到的經驗,就是要先接收對方的情緒,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,再慢慢引導到下一步該怎麼做。這需要很多的耐心,但效果很好。畢竟,其實飼主的擔憂多半來自對動物的愛,這點我們也是感同身受,畢竟我們也是一群愛動物的人,所以因此是可以理解飼主。
選擇留在這裡這麼多年,是因為真的熱愛這份工作。動物醫療不僅是技術,更多的是和飼主建立信任,和動物建立連結,感覺都會默默成為他們的老友。這讓我感受到工作的意義,也促使我不斷進步,想學更多、更好的方法來幫助他們。
在動物醫療的現場,每一次成功的溝通,或者提供協助讓一隻動物恢復健康,都是一種小小的成就感。這種感覺讓我知道,我在做的事情是對的,也是值得的。
李易璉
我希望動物都能夠被悉心對待,不僅僅是提供食物和水,就是讓牠們過得舒適,這些是基本的照顧,無可厚非。但真正的關懷是能夠尊重牠們的內心世界,了解牠們的喜好和需求,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。
每隻動物都有獨特的個性和情感需求,這些需求可能不容易被察覺,因為牠們無法像人類一樣用語言表達。但其實透過觀察牠們的行為、反應和情緒,我們可以開始了解牠們的感受。就像狗狗可能會因為陌生的環境或陌生的人感到焦慮,而貓咪則可能會因為被強迫接近而表現出拒絕的行為。這些看似微小的反應,其實都透露了牠們的內心需求。尊重牠們的喜好,了解牠們的情緒,能讓我們與動物之間建立更深的聯繫,也能讓牠們在我們的照顧下更健康、更幸福。
動物的內心世界往往容易被忽略,但在這邊我遇到了共同會一起關注動物心靈狀態的夥伴,大家不管是門診或是在住院照護,甚至硬體設備,都會努力關注到動物真正的壓力,希望牠們在不舒服的狀況下,到陌生環境也能相對不緊張。而當牠們感到安全、被愛和被理解時,牠們的情緒會變得更加穩定,健康當然也會逐步改善,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。
洪溱
大四的時候,想找一份打工,剛好看到動物醫院在徵工讀生,就試著應徵了。沒想到一開始只是兼職,後來畢業後直接留下來當正職助理,這份工作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
還記得養第一隻小狗的時候,完全沒做功課,只是憑著喜歡,照著自己的方式養。現在回想起來,很多小細節可能早就透露了一些健康訊號,我卻完全沒注意到。直到開始在動物醫院工作,才真正意識到觀察的重要性。平常的精神狀態、行為舉止,其實都能看出不少端倪,甚至可以幫助動物提早發現問題。
在這裡的工作讓接我觸到很多新東西,尤其是行為學的部分。以前不太了解動物行為的重要性,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一塊,也是一個很好的趨勢。同事們在教學上非常細心,工作中也能學到不少東西。習慣透過觀察別人的做法,一步一步學起來,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很適合自己。
在櫃檯的工作常常會遇到一些挑戰,特別是當飼主沒有意識到情況的緊急性時,怎麼讓他們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是需要花時間的。當飼主終於理解,並開始重視時,那一刻總會讓人感到特別欣慰。
希望未來能有飼主教育的制度,讓養寵物之前先有基本的知識準備。很多人可能因為可愛喜歡衝動去養寵物,卻不了解該怎麼照顧,甚至等到狀況變得很糟糕才來求助,真的很讓人很惋惜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在養寵物前先學會瞭解動物的需求,懂得觀察牠們的狀態,相信能減少很多遺憾。這份工作帶來的不只是挑戰,也是一種對動物毛孩的陪伴與支持。
李晏騰
KCUA B級美容師
從寵物美容師轉職成獸醫助理,對我來說是一段充滿轉變和挑戰的過程。當初花了不少時間和同事討論,也觀察了助理的工作內容,才慢慢下定決心要做這個轉變。一開始在醫院第一線櫃台支援見習時,每天都在學新的東西,什麼動物醫療知識、技能,感覺每天腦袋都在「容量不足」。但說真的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辛苦,卻也覺得很值得。
還記得當寵物美容師的時候,就會習慣多留意毛小孩一些從外觀觀察出來的健康狀態。有一隻小狗在家裡都不讓人碰,但每次來美容時,卻乖乖地讓我抱、讓我摸。久而久之,牠的家人也會請我幫忙在洗澡美容時多觀察牠的身體狀況。可能就是這樣的經歷,讓我慢慢發現,自己其實很想要更了解動物的健康,甚至想幫牠們做得更多。
現在全職在第一線的櫃檯工作,除了觀察動物的能力更細膩,還學會了檢傷分類,能更清楚地了解動物的醫療需求。如果有之前認識的寵物來美容完,我也會習慣的找時間去多摸摸牠們,多觀察牠們,讓牠們能在醫院更安心,雖然工作內容和過去的美容不太一樣,但對動物的關心始終沒變。每次看到牠們恢復健康,真的會覺得很欣慰。
從寵物美容師到獸醫助理,這段路雖然不容易,但也讓我收穫滿滿,不僅學到了新的技能,也更確定了自己對動物的熱愛。
連敬婷
最初只是因為「喜歡小動物」的簡單原因。
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因,促使了我更加想走進牠們的世界,從天上飛的到水裡游的都自己養過一輪,有事沒事就看動物星球頻道,只要有機會更了解牠們,我都不希望錯過。
終於有機會來到長青動物醫院工作,醫院的意義對我來說不只是教會我相關貓狗知識,更多是用心去體會到小動物們走進我們生命所帶來的意義,因為更了解所以更珍惜,希望能再為牠們多付出些自己小小微弱的心意,敬牠們為生命所展現的韌性和感謝牠們走進我們的靈魂。
牠們,可以喜歡的好簡單,卻又使我們彼此生命如此的不簡單,所以值得我們用盡所有力氣去愛牠們。
簡敬文
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
從小就很喜歡動物,記得小時候還立志要當動物園管理員,覺得每天和動物相處是一件超棒的事。走在路上看到狗狗貓貓都會很開心,即使曾經被狗咬過,也沒有因此害怕,反而
更想了解如何能夠讓牠們跟我相處時更自在。對於動物的生活習性一直充滿興趣,長大後也選擇了相關科系,甚至到博物館實習、送養會當義工等等...接觸不同動物相關工作。
畢業後就到這裡工作,當然不免俗的曾經覺得很倦怠而離職追尋夢想一陣子,但反而因為這樣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最愛的還是動物相關的工作,回到這個產業之後,默默立志在這裡
盡一點小小的心力,讓動物與我們的共存的這個關係變得更好。
除了對動物的行為研究很有興趣以外,慢慢轉型成專職前台人員之後,我發現自己對「人」的行為模式也很感興趣,尤其是溝通風格。雖然人類都說著同一種語言,但不同個性、不同經歷,讓每個人的溝通方式都不一樣。對我來說,研究人類的情緒、以及如何調整讓溝通更順暢,變成了我的小小嗜好。
醫院畢竟不是個輕鬆的地方,許多動物長期來診,背後通常都有一段與飼主共同面對疾病的旅程。我會認真記得牠們的名字、喜好,記得牠們曾經在醫院發生的小事,也記得牠們和毛 爸媽的相處小故事。我能做的,就是讓這個環境中多一點安心。
我不是獸醫師,不會治病。
能做的只有在你擔心、害怕、難過時,聆聽、給予關懷,陪著你,陪著牠,走過這一段路。
因為有你愛著牠,我會為你而存在。
當然如果你愛錯方式,那我可能就是為了掐屎你而存在(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