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康與預防
如何吃得健康
每一隻狗狗對能量的需求都不同,年紀、活動量、甚至是季節,都會影響狗狗對能量的需求。例如發情期間,有些狗狗會因此廢寢忘食,也有些反而吃得更多。這些都會導致能量需求的變化:活動量大時需要增加,年紀大時則需減少。
整體而言,「年齡」、「體重」、「生活型態(活動量、是否懷孕)」是決定狗狗能量需求的關鍵因素。
舉例來說,若狗狗已結紮,由於性賀爾蒙降低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狗狗容易發胖,只要稍微減少餵食量,就能有效預防。
在懷孕的最後四週,狗狗應改餵幼母犬專用飼料,並增加餵食量約 10%。小狗出生後,狗媽媽的能量需求會大量提升,此時除了延續幼母犬的食物,餵食量也應提高(比正常量多 50%),以協助母犬恢復體力。
餵食頻率建議
人工餵奶:每 2–4 小時餵一次
離乳期幼犬:每日 3–4 餐
3 個月~1 歲:每日 3 餐
1 歲以上成犬:每日 2 餐為佳
食物選擇建議
乾飼料(狗餅乾)
最方便且營養均衡。 大致分為以下幾類:
幼母犬(1 歲以下)
成犬(1–6 歲)
老年犬(7 歲以上)
減肥犬(1–6 歲,適用肥胖犬隻)
建議參考包裝 上標示的餵食量,選擇大品牌,雖然價格較高,但品質較有保障,購買時請注意保存期限。
罐頭
適口性佳,建議搭配乾飼料餵食,以補足營養。餵食罐頭時須注意牙齒與牙齦健康,可搭配牛皮骨或刷牙習慣輔助清潔。
罐頭開封後請冷藏(不超過 3 天),食用前略微加熱。
自製食物
若要餵食人類食物,請注意以下原則:
避免只吃肉:恐缺乏維生素 A、D 與鈣
建議比例:飯+肉+蔬菜=較均衡營養
烹調方式:僅需川燙,不調味,低鹽低油
避免以下食物與狀況:
豆腐、豆類製品:易刺激黏液分泌,增加胃膨脹風險,對深胸犬特別危險
雞、鴨等禽類骨頭:容易刺傷腸胃道
可使用的骨頭:豬、牛的大骨頭(如關節),但因骨髓脂肪多,須謹慎控制量
素食狗狗:須確保五大營養素均衡
貓咪絕對不能吃素:貓為肉食性動物,缺乏肉類恐致命
如何判斷狗狗的胖瘦狀況?
體態分類 | 特徵說明 |
瘦弱 | 可見肋骨、腹部凹陷、尾基部骨頭突出,無皮下組織 |
偏瘦 | 易摸到肋骨,腹部有些凹陷,皮下脂肪很少 |
理想 | 輕薄脂肪覆蓋肋骨,腰部曲線明顯,尾基部平滑 |
過重 | 肋骨難摸,腰部不明顯,尾基部脂肪增厚 |
肥胖 | 肋骨幾乎摸不到,腹部膨脹,脂肪明顯堆積 |
易肥胖品種
可卡、巴吉度、米格魯、凱恩梗、騎士查理王獵犬、牧羊犬、臘腸犬、拉不拉多、喜樂蒂牧羊犬
特殊飲食需求
有些品牌推出處方飼料,針對特定疾病設計,例如:
k/d:腎臟病犬用
h/d:心臟病犬用
a/d:適合離乳期或康復期狗狗,含易消化高品質蛋白
獸醫師會根據個別情況建議適用飼料。
狗狗與貓貓不能共食
狗狗與貓貓的營養需求不同,請勿讓牠們共食。
狗狗吃貓糧:蛋白質過高,易造成負擔
貓咪吃狗糧:牛磺酸不足,可能造成心臟與視網膜問題
年長狗狗若需降低蛋白質,應優先考慮「高品質、易消化」的蛋白來源,而非一味地降低總量。
獸醫師 陳九如 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
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