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Logo.png
c634c1c51609167e348c13ddf628362da434297e.jpg

健康與預防

老年狗兒死亡首位疾病:癌症

根據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與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於民國 100 年底發布的家犬死因調查報告,癌症是台北市狗狗的第三大死因,在老年狗中更高居第一位。研究顯示,10 歲以上的狗狗有 48% 死於癌症,與歐美國家情況相似。若希望與毛孩相伴更久,我們有必要認識狗狗的癌症。


什麼是癌症(腫瘤)?

當身體細胞失去控制,異常增生形成與正常結構不同的細胞群,就稱為「腫瘤」。若腫瘤侵入或壓迫其他正常組織,甚至經由血液或淋巴循環擴散至全身,就稱為「惡性腫瘤」或「癌症」。


狗狗常見的腫瘤有哪些?

任何品種、任何年齡的狗狗都有可能罹患腫瘤,且腫瘤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。以下是常見的腫瘤與部位:


皮膚與皮下組織

  • 肥大細胞瘤(Mast cell tumor):狗狗皮膚最常見的腫瘤之一

  • 鱗狀上皮細胞瘤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

  • 腺瘤/腺癌(Adenoma/Adenocarcinoma)

  • 脂肪瘤(Lipoma):多見於肥胖犬

  • 犬皮膚型組織細胞瘤(Cutaneous histiocytoma):多為良性,好發於年輕犬

  • 黑色素瘤(Melanoma):極惡性腫瘤


口腔(牙齦、舌頭、黏膜)

  • 黑色素瘤(Melanoma):惡性比例高

  • 鱗狀上皮細胞瘤

  • 纖維細胞瘤/肉瘤(Fibroma/Fibrosarcoma)


肛門周圍與生殖系統

  • 圍肛腺瘤:常見於未結育公犬

  • 傳染性花柳性腫瘤(TVT):見於未結育公犬與母犬

  • 睪丸腫瘤:常見於老年未結紮公狗,特別是隱睪犬

  • 卵巢腫瘤與子宮肌瘤:與雌性賀爾蒙有關,常見於未結育母犬


乳腺

  • 乳腺瘤/乳腺肉瘤:約有 50% 為惡性,若一歲前節育可有效預防


淋巴系統(如淋巴結、脾臟)

  • 淋巴瘤(Lymphoma):為惡性腫瘤,進入血液後稱為白血病


良性與惡性腫瘤的差異

  • 良性腫瘤:局部生長,影響範圍單一,可手術切除,不易復發,預後良好。

  • 惡性腫瘤:生長快速、侵犯性強,容易轉移,若不及早處理,恐致死亡。

※ 是否為惡性需經由細胞學與病理切片檢查確認,無法僅靠肉眼判斷。


為什麼會長腫瘤?

腫瘤的發生多為多因子造成,目前仍無法完全明確原因,已知可能相關因子包含:


狗狗罹癌常見症狀

若狗狗出現下列症狀,可能與腫瘤有關:

  • 身體出現不明腫塊或腫塊持續變大

  • 傷口長期不癒合

  • 體重下降、食慾減退

  • 身體孔洞出現分泌物或出血、異味

  • 活力下降、跛行

  • 進食、吞嚥、呼吸、排尿排便出現困難


腫瘤診斷與治療流程

  1. 就診檢查:獸醫會進行理學檢查、觸診與視診。

  2. 進一步評估:

    • 血液檢查:了解身體狀況

    • 影像學檢查:確認有無轉移

    • 細胞學檢查:評估腫瘤型態與切除範圍

  3. 病理切片檢查:手術後對腫瘤類型與擴散程度進行確認

※ 早期介入是成功治療的關鍵,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


狗狗罹癌後該怎麼辦?

並非所有腫瘤都會惡化或致命。有約 50% 可治癒或長期控制,即使無法根治,也能透過治療維持生活品質。常見治療方式如下:

  1. 外科手術: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

  2. 化學治療:透過靜脈或口服藥物控制腫瘤

  3. 放射線治療

  4. 免疫療法

  5. 其他療法:冷凍、光動力、標靶治療等


輔助照護與生活支持

  • 營養補充:維持體力、減少感染

  • 疼痛控制:使用止痛藥提升生活品質

  • 安寧照護:罹癌寵物最需要家人支持與陪伴。即使時間有限,也要珍惜每一次相處的機會,讓溫暖陪伴毛孩走過每一步。


如何預防狗狗罹患腫瘤?

  • 控制體重,可預防脂肪瘤

  • 早期結紮,可預防乳腺瘤、睪丸瘤等多種腫瘤

  • 健康飲食、規律作息、快樂生活,都是最好的防癌方式


本文原載於《流浪動物之家雜誌》2012年四月號。 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


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