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獸醫師手記
遇見泰國黑黑
醫師手記
有時候,我們遇見的,不是某一隻貓,而是對某段情感的重逢。
異國街頭的一聲「喵」,牠聽得懂,我也聽得懂。不是語言,是心意。
醫師的工作,常常是理解生命的不同樣貌,
而旅行則提醒我:不是只有被養在屋簷下的,才叫被愛過的動物。
泰國黑黑不懂牠的名字叫什麼,卻懂得靠近、磨蹭、信任一雙不認識的手。
那份天真無畏,像是動物世界裡的一種信仰——人,不會那麼壞。
「黑黑?你怎麼會在這兒?」
拋下愛貓黑黑跟白白,自個兒跑到普吉島與家人度假的我,乍見這隻小黑貓,還以為是想貓過頭引出了幻像。
第二眼就知道是錯覺。
但是想貓心切的我,還是情不自禁地呼喚:「喵!」
泰國小黑貓有著黑亮的毛色、圓圓的大眼,活脫脫是國際版的黑黑,唯一不同的是,泰國黑黑只有半截小尾巴。
Pub裡的服務生費力地操控華語:「在泰國,黑的貓,不好,白的、花的,喜歡。」
聽她這麼一說,再看看牠凹彎的短尾巴,想像牠曾經、可能、不幸……的際遇,不禁一陣痛惜,看來牠和黑黑的差距,不只是台北到普吉。
泰國黑黑倒是不怕生,一聽我召喚,立刻就跑到跟前撒嬌,小小的頭,磨蹭著我的手,左轉一圈,回過身來又是右轉一圈,一圈轉完,又是一圈。最後索性將小下巴擱在我掌中,呼嚕起來。輕輕撫摸著牠,一邊打量,泰國黑黑渾身上下乾乾淨淨,倒不似我原先想像得那般悽慘,除了胸口上一塊小小的皮膚病變之外,整體上看起來還挺健康的。
在普吉街頭,遇見許多像牠一樣的孩子
爾後數天的普吉島之遊,陸陸續續又邂逅了幾隻,在路上晃蕩的貓貓狗狗,牠們親切不怕生的泰然大度,跟泰國黑黑一個模樣,似乎,在流浪的生涯中,並不曾吃過人類的苦頭,因此,對陌生人也沒戒心。
想來這個熱帶小島,溫暖的,不只是天氣。
獸醫師 林長青
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
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